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星子县人民法院关工委关爱青少年成长记实
作者:罗光辉 王源冰  发布时间:2013-05-30 15:08:11 打印 字号: | |
  星子法院网讯 “几盒月饼、两个新书包,几位“法官爸爸”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星子县人民法院温情关爱青少年的一个缩影。2010年,星子法院注重发挥退休老同志的经验优势,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加大工作力度,组建了由院长刘学武任主任,退休院长郑兆兴任常务副主任,一名退休院领导和现任纪检组长任副主任,十二名老同志为骨干的关工委组织。院关工委自成立以来,院党组鼓励老干部发挥余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倾情关爱,无私奉献,积极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帮扶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也为星子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给中小学生送法律知识

  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观念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院关工委牵头成立了青少年校外法制辅导站,连续三年派出干警走进校园进行法制宣传,收听学生达1500余人。宣讲内容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法、道路安全法及校园人身安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等。宣讲中主讲法官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用童趣语言讲述枯燥法律知识,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反响。

  2012年 11月4日,院关工委选派年轻的蔡法官深入该县城二小为该校教师员工及学生1200余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蔡法官从“法律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遵守法律”、“如何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三个方面,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特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对当前中小学经常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如何进行防范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告诫同学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健康快乐地长大成才。课后,就本次法制课的内容、方法、效果以及今后如何上好法制课与部分老师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老师纷纷对此次法制课予以高度评价。该校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法官与学生面对面的法制宣讲,让学生对一些行为合法与非法的认识由模糊变为清晰,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拉近了法律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联系。”

  给失足青少年予以法律帮助

  星子法院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和犯罪特点,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注重将“教育、感化、挽救”作为基本方针,注重“情”与“法”的交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构建多方参与平台,达成刑事和解。让受犯罪影响的被害人、社区等多方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以被害人利益为重心,通过平等沟通与协商,使少年犯悔过并主动承担责任,修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解的平台。 二是营造少年回归的通道,推行温情审判。全面推行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温馨审判方式,在庭审中允许未成年人坐着接受审讯,并坚持庭审后与被告人谈心、交流,引导被告人如何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三是搭建少年走上社会的桥梁,积极判后帮教。对被判处缓刑的在校学生尽量做好学校接收工作,帮助其重返学校完成学业。依托有条件的企业过渡安置失足人员,组织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四是点燃少年心灵的明灯,坚持定期有效回访。建立回访考察联系卡,完善回访帮教档案。案件承办人每季度对缓刑犯回访考察,认真落实跟踪帮教。对收监服刑的,通过各种形式与执行场所建立联系,不定期组织回访服刑犯,帮助他们树立重新生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找回“自我”。

  给困难服刑人员子女送温暖

  父母有罪,子女无辜。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父母犯罪被判刑或劳教后,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艰难窘迫,心灵扭曲伤害,易于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重走父母的老路,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保护工作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9月,震惊一时的“父亲网上发帖卖骨肉案”在九江市星子县法院落下帷幕,被告人李根三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李根伏法后,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他们不仅承受着亲人入狱带来的精神负担,生活亦陷入困境。近四年来,该院关工委的老同志一有空就会来看看孩子,在节假日,还时常给两个孩子送去各种礼物以及节日祝福。每当节日与孩子见面时,孩子就会对年轻、年长者分别亲切地称呼:“法官爸爸、法官爷爷”。考虑到被告人家庭情况,院领导和关工委的老同志还多次往返县民政局、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等单位,协调落实了两个孩子的低保等问题。倾情的人文关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为这个家庭撑起了一把爱心之伞。

  给困难青少年送爱心

  在我们周围,有家庭困难的学生,渴望完成学业;有身患疾病的少年,急需资金治疗;有留守在村的儿童,需要我们的关爱。院关工委将这一青少年群体列为帮扶重点,将爱心注入人性化司法,近三年来,共资助九名青少年儿童,资助和争取外部资金近6万余元。

  在得知星子县白鹿镇梅溪村退伍军人徐某的女儿,因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异却要辍学时,院长刘学武率关工委几位老同志将六百元资助款送到她家,并联系有关部门争取了三千元的救助款,鼓励她完成学业;在得知县城方某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但几次手术的费用昂贵,因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医疗费用无力支付时,院关工委主动与民政、卫生等部门联系,争取到了援助,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同时,星子法院主动带头帮扶留守儿童,和两名留守儿童组成了爱心帮扶家庭,给她们赠送了学习用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并表示会经常与她们保持联系,将这份关爱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王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