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人民法院报评论:坚定不移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发布时间:2011-07-08 09:23:51 打印 字号: | |
  6月25日,中央政法委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在全国政法系统集中表彰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00名优秀党员干警,进一步弘扬正气,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这是深入推进“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为纪念建党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在此,我们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国政法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广大政法干警昂扬向上、团结进取、勇创一流的巨大动力。这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虽然岗位不同,都有着共同的本色和追求: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优秀代表,共和国的大厦才有了坚固的基石,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他们不愧是新时期政法队伍的杰出代表和楷模。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光辉灿烂的90年,是艰辛探索的90年,是激情燃烧的90年。政法队伍在革命烽火中诞生,在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成长,是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能打硬仗、英雄辈出的队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任务艰巨繁重。在全国300多万政法干警中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是政法机关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加强新时期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自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打造过硬队伍、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进行部署。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要求各级法院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围绕促进队伍建设、促进审判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活动成效体现在本职岗位上、实际工作中。

  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就是要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当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展开活动阶段。我们要以这次表彰大会为新起点,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各级法院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在先进典型的感召带动下,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就是要不断深入地开展执法为民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政法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政法工作水平,最关键的是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上求突破。只有把执法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才能把政法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人民的支持,政法事业将一事无成。深入开展执法为民教育,就是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从行动上提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和谐安宁的生活,让公平正义就在百姓身边。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时刻防止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把政法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要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上下工夫。各地法院要把学习活动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积极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立足自身队伍建设的现状和特点,统筹安排、科学谋划,切实制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扎实部署充分动员,尽快使“学先进、促工作、创一流”成为广大法院干警的普遍共识,教育广大干警认真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使之成为加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使之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突出能力,使之成为提升办案质效的过硬本领,真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人民法院带来的新实惠。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信心满怀。我们要以这次表彰大会为契机,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立足本职,从我做起,在具体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坚定不移地做党的政法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许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