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106名“编外法官”化解矛盾促和谐
星子县法院构建司法协理网络 连续五年实现案件“零上访”、“零复议”、“零违纪”现象
作者:□文/图许秉国实习生林晓云记者程呈  发布时间:2011-05-25 13:43:59 打印 字号: | |
星子县法院的办案现场总有司法协理员的身影
  在九江星子县法院,遍布辖区的106名司法协理员被称为“编外法官”。近年来,该院主动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协调与配合,创新思维,研究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司法协理网络工作机制,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县的协理网络。法官收案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能否借助司法协理员的协助”,调解结案。  

  近3年来,该院案件调解率达77.49%,利用司法协理网络调撤的案件已过八成。高调解率让该院连续5年实现了案件“零上访”、“零复议”、“零违纪”现象。

  司法协理帮忙断“家务事”

  近日,该院温泉法庭庭长郭华清在办公室迎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妇人姓郭,要“庭长为她做主”。

  耐心听完老人的哭诉,郭华清大概清楚了事情的原委。老人已82岁高龄,有5个儿子和2个女儿。年事已高的她无法自食其力,但含辛茹苦养大的7个子女对其赡养问题都相互推诿,让老人无比心寒。

  考虑到老人的孩子白天都要做工,郭华清便跟老人说,晚上就和乡里、村里的干部去她家坐坐。

  老人离开后,郭华清拨通了当地蓼花镇维稳信息员胡国清的电话。胡国清也是法院聘请的司法协理员。跟他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并邀胡国清晚上一起去郭老太家,“把这个事情处理一下”。胡国清爽快同意了,还邀上了当地村干部。

  当晚7时,法院工作人员、镇干部、村干部和老人的儿女聚集在老人的二儿子家。胡国清结合道德和风俗习惯讲理,法官则结合法律和政策的相关规定释法,耐心分析,将心比心。5个儿子终于化解了一直以来的心结,3个儿子当场表态每年愿意出2000元,另外两个儿子由于经济困难,表示愿意承担平常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义务,82岁老人终于有了生活的保障。

  全县共选聘司法协理员106名

  近年来,星子县法院坚持司法工作的群众路线,强调让群众广泛深入地知晓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把公正司法、为民司法的根须深植于基层和人民群众心中。

  据介绍,在司法协理网络建立初期,该院仅聘请了13名司法协理员,运行1月后就收到良好效果,民事案件调撤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在县委政法委的统一调度下,司法协理员的数量增加至106名。这些司法协理员由乡镇推选干部及全县各自然村的书记、村长及行业和社会有威望人士组成。针对个案具体情况,法院积极邀请司法协理员到调解现场说理道情、评判是非,协助法院做好当事人思想疏导工作,并委托他们直接调解本村本镇发生的民间纠纷。百姓给这些协理员取名“编外法官”。

  裁判结果更加契合民众司法感受

  虽是“编外”,但这些“法官”的工作内容不少,积极参与沟通社情民意、调处纠纷,进行法律宣传,指导群众打官司的诉讼程序等,有效拓宽了一条了解民意、听取民声、汲取民智、借助民力的渠道。

  司法协理网络的良好运行,让大量社会矛盾得以妥善化解。星子县法院院长梅秀文表示,经司法协理员的调处,法院对很多案件的裁判结果,会更加契合民众的司法感受。

  据了解,2010年,该院审结民商事案件862件,调撤率达到77.49%,利用司法协理网络案件占调撤案件的89.43%。高调解率让该院连续5年实现了案件“零上访”、“零复议”、“零违纪”现象。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黄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