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法治热点(专题)由中国法院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联合推出,本期(7月12日-18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最高法院公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 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据悉此报告是对2010年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两会工作报告的细化和扩充。今后,最高人民法院每年都将发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向社会各界通报一年来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最高法院将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年度报告》编撰及发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卫生部回应青海“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7月13日,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表示,“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展问题奶粉清理行动,要求对于查出来的问题乳粉要彻底销毁。从这次青海查处的案件看来,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案件目前还在调查之中。”7月4日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三份接受委托人送检的奶粉样品中,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随后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惩治“老赖”高消费 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发布,这个总共12条的司法解释,禁止“老赖”有八种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
■浙江原纪委书记王华元受审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7月14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枣庄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8年春节至2009年3月间,王华元利用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浙江省纪委书记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71万余元;王华元还对共计折合人民币895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应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王华元的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要求加强人才援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要求,加强人才援藏工作,适当增加西藏法院的编制,缓解人员短缺压力。加强业务援藏工作,努力提高西藏法院的办案水平和司法管理水平。加强物质援藏工作。加强装备配置,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诉讼难等问题。
■国务院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三十五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条例规定,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最高法院公布2010年国家赔偿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于7月16日下发通知,公布了2010年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标准,具体数额为每日125.43元。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质检总局表示“霸王”中二恶烷含量不致产生危害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显示:“霸王相关产品的抽检样品中,二恶烷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此前,香港媒体曝光霸王洗发水含有二恶烷,引发消费者关注。对于在香港上市的霸王集团,他们的股票市值蒸发超过4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