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重点工作与人民法院工作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人民法院的每一项职能、每一个岗位都与三项重点工作紧密联系,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三项重点工作中人民法院可以不必作为,放之任之;也不意味着可以没有目标地随意作为,听之任之。恰恰相反,人民法院要努力找准与三项重点工作的结合点,有新作为、有大作为,要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经过深思熟虑,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提出了人民法院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的十个结合点:一是强化能动司法,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便民利民,彰显人文关怀;三是强化审判管理,促进司法公正;四是强化司法公开,推进司法民主;五是强化案件调解,注重矛盾化解;六是强化信访工作,实行标本兼治;七是强化执行工作,提高执行水平;八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九是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十是强化基层工作,发挥基层优势。
这十个结合点来源于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源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来源于人民法院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的薄弱环节,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这十个结合点就是十项重要工作,每一项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每一项都是在对现实情况进行深刻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转化为对实际工作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级人民法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贯彻好、落实好。
各地法院在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中,同样也存在一个找结合点和切入点的问题。结合点和切入点找到了,找准了,工作不仅主动,还能起到纲举目张、全局皆活的作用。找结合点,首先,要有强烈的主动精神,要进一步强化能动司法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思考问题、部署工作、提出措施,都要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高度出发;其次,要切实结合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真正把执法办案作为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从矛盾纠纷的关键点入手,高度重视每一起纠纷案件的审判和执行,高度重视每一件涉法涉诉信访的审查和处理;第三,要切实在提升司法能力上下工夫,更加注重培养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确保人民法院以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活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各地法院在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中,要坚持重心下移,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下工夫。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推进社会管理,难点在基层;确保公正廉洁,关键在基层。基层基础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最大、最实的结合点;抓住基层,就抓住了工作的重心。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监督指导,帮助基层做好上级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文章。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自身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担负的重要职责任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维护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切实找准问题,找准工作的结合点,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才能够更好肩负历史重任,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努力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践中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有新作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