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建立联动机制 完善基层协助
江西巧织密网不留执行死角
  发布时间:2009-12-12 19:20:21 打印 字号: | |
  工作亮点

 □目前已有2000多名没有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载入到征信系统。

 □全省共提级、交叉、指定执行279件案件,基本得到全部执结。

 □全省共采取罚款措施196次,司法拘留652人次,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79人,公安机关网上追逃64人,追究刑事责任16人。

 □全省共执结有财产执行积案5219件,执结重点案件3134件,执结标的额60.66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姚晨奕 通讯员 李镜鸿 占飞鹏)近日,江西省上饶市3个县、区法院,分别对3起暴力抗拒执行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殴打执行法官、阻碍法院执行的蔡培光等9名被告人有期徒刑。这是江西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的一个事例。

  2007年,由江西省委政法委牵头,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相关部门等18家省直单位参与,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和执行联席会议。2008年11月,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始后,江西各地又在执行联动机制和执行联席会议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明确了各部门的联动职责以及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在清积活动中,江西各地召开了131次联席会议,对286件重大案件进行研究协调,解决了一批重大疑难案件。

  2008年9月,江西省高院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公安机关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建立了公安机关协助执行机制。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始后,江西各地进一步完善机制,南昌中院和市公安局就协助执行的若干问题还制定了实施细则,明确了各县区公安局(含其派出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市交管局车辆管理所、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分别行使相关协助配合的法律手续。

  全省各级法院通过实现人民法院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在被执行人贷款融资、产权登记、出入境等方面进行联合惩戒,变法院强制执行为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江西高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经过多次协商,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与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共享机制的若干意见》,通过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对被执行人进行不良记录,在贷款融资等方面对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提高执行工作的威慑力。目前已有2000多名没有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被载入到征信系统。

  全省各地还完善了基层协助执行网络。上饶建立的司法协理机制和宜春、萍乡等地建立的执行联络员制度,发动乡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力量,协助法院查找被执行人的行踪或财产线索,查控被执行人财产,配合做当事人思想工作等,构筑严密的基层协助网络。

  全省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强制执行手段,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采取在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上公开曝光以及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手段,督促其依法偿还债务,仍拒不执行的,依法进行惩处。对涉特殊主体、农民工工资、建筑工程款、特困群体等重点案件优先解决,并在规定期限内对未执结的案件采取提级、交叉、指定执行。全省法院在清积期间共提级、交叉、指定执行279件案件。

  有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甚至暴力抗拒执行,围攻殴打法院执行人员,严重损害了法制的权威。江西各地公、检、法机关在当地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坚决依法予以严惩,该拘留的依法对其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积极出警配合执行,通过“负案在逃人员网”、“批捕在逃人员网”、卫星通讯定位等协查手段,帮助法院查找被执行人276人次,成功抓获68名被执行人。公安机关积极协助查找、查扣被执行人,编织起一道严密的网络,有效防止了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逃避债务。全省在清积期间共采取罚款措施196次,司法拘留652人次,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79人,公安机关网上追逃64人,追究刑事责任16人。

  清积以来,江西全省法院共执结有财产执行积案5219件,执结重点案件3134件,执结标的额60.66亿元,基本完成了积案清理的任务。各地普遍建立了法院院长、执行局长接访制度,积极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涉执行信访问题,经过努力,涉执信访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以上。
责任编辑:宋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