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法治热点(专题)由中国法院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联合推出,本期(10月12日-18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重庆“涉黑涉恶”案件陆续开庭
从12日起,重庆的“涉黑涉恶”案件将在五个中级法院陆续开庭审理。记者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12日有两起“涉黑”案件分别在第一、第三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据了解,在此次“涉黑涉恶”系列案件审判中,个案被告人人数少则十余人,多则六七十人,个案涉案罪名多达十余项,个案庭审时间最长将达十五六天,将创下重庆法院审判历史多项“之最”。此前,重庆高院专门针对“涉黑涉恶”案件审判工作制定了“依法、公正、文明、高效”四条“铁规”。
■最牛团长夫人掌掴讲解员遭曝光夫妻二人被免职
10月8日,《史上“最牛”的团长夫人莫高窟前丑陋一幕现形记》的帖子在网上热传,称一位团长夫人不满莫高窟景区讲解员制止其触摸壁画而动手打人,其丈夫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兵团农十二师党委决定,免去团长夫妇陈伟和于富琴的职务。
■全国“清积”实现既定目标执结标的额约3430亿
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2007年12月31日前受理的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基本执结;全国累计执结有财产案件33万余件,执结标的额约3430亿;全国共执结六类重点案件22万余件。1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军工通报了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俞灵雨回答了记者提问。
■我国首次明确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7年
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银行人士表示,这一规定,跟国际惯例差不多,也比较切合实际。如果保留期太短,不足以对失信行为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但对于那些并非主观意愿导致的失信行为又显得过于严厉。
■歌手臧天朔涉嫌聚众斗殴案开庭审理
歌手臧天朔因涉嫌聚众斗殴罪14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据悉,臧天朔当庭否认控罪。按照检方的指控,臧天朔是授意近百人在公共场所持械斗殴的首要分子。
■乌鲁木齐宣判六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3起重大犯罪案件7名被告人进行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艾尼·玉苏甫、阿卜杜拉·麦提托合提、阿迪力·肉孜、努尔艾力·吾休尔、阿力木·麦提玉苏普6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塔衣热江·阿布力米提因具有重大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14日开庭审理的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3起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艾合买提江·莫明、托合提·帕孜力、韩俊波3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另有3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5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公安部挂牌督办全国陈明亮黎强等48起涉黑案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公安部下发第7批涉黑案件挂牌督办通知,对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起涉黑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明确省级公安机关负责同志担任侦查破案责任人。其中,重庆市陈明亮、黎强等涉黑案件均在此次挂牌督办之列。
■“两高”确定反腐新罪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5日对外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这个司法解释将于2009年10月16日起施行。从10月16日开始,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受贿的,司法机关将使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罪处罚。
■武汉开始审理“六连号”造假案
武汉市?口区人民法院16日开庭审理张小波涉嫌滥用职权案,?口区房产管理局房改科干部张小波因在震惊全国的“六连号”事件中协助不法分子办理虚假的经济实用房资格证而被提起公诉。据了解,这是武汉市司法机关首次开庭审理“六连号”造假案。
■湖北石首法院宣判“6•17”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
10月17日上午,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法院对今年6月17日发生的涂晓玉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依法公开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分别判处涂晓玉等5名被告人五年至两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判处涂远华等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缓刑或者判决免予刑事处罚。